资讯

精准传达 • 有效沟通

从品牌网站建设到网络营销策划,从策略到执行的一站式服务

穿戴设备“难舍”智能眼镜

资本对AR眼镜领域一直十分看好,互联网企业和很多初创公司都虎视眈眈,这杯羹似乎并不够分。

为西充等地区用户提供了全套网页设计制作服务,及西充网站建设行业解决方案。主营业务为网站建设、成都网站设计、西充网站设计,以传统方式定制建设网站,并提供域名空间备案等一条龙服务,秉承以专业、用心的态度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。我们深信只要达到每一位用户的要求,就会得到认可,从而选择与我们长期合作。这样,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!

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大家族中,智能眼镜的出镜率一直很高。

或许是受到科幻电影的影响,AR眼镜作为未来高科技的新秀,一直备受关注。大众期待中的AR眼镜,与智能手表、蓝牙耳机有着本质的区别,是人类另一个“智脑”的存在。显然,现在的技术根本达到不到这样的要求,已经问世的AR眼镜似乎都稍显稚嫩。

很多时候,大众似乎已经放弃期待,AR眼镜的更新换代俨然成了一场资本的自我狂欢。近期,AR硬件企业奇点临近宣布完成超1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。资本对AR眼镜领域一直十分看好,互联网企业和很多初创公司都虎视眈眈,这杯羹似乎并不够分。

技术限制了行业的发展,目前的AR眼镜基本上都是以炫技为主,而跨时代的技术创新却迟迟未到,这让行业的境况陷入焦灼。听音乐、看电影、拍照等功能又被融入到智能眼镜中,同样的功能用不同的介质被再次呈现,这对于大众来说很容易失去新鲜感。

AR眼镜的发展进程,就是整个科技圈的缩影。

从浮夸到务实

AR眼镜很长时间都被看做是打开虚拟世界的钥匙,特别是元宇宙的爆火,更是让AR眼镜被推到风口浪尖。但随着虚拟泡沫的破碎,大众似乎正在寻找虚拟与现实的连接,企图在现实世界中感知虚拟力量的存在。

目前,虚拟眼镜更像是一台显示器,可以显示通知信息,也可以投屏观影,但想要操作这台显示器却只能手动旋转按键或者语音操作,效果也并不尽人意。很多消费者反馈,“投屏的体验感并不是很好,多次遇到过观影时图层割裂的问题。”

而在使用设备期间,视线会被图像覆盖,有些产品可能会出现无法看清路的现象。这无异于是本末倒置,AR眼镜本质还是眼镜,在此基础之上所增加的功能都应该基于这个前提,而不是将其本身的功能覆盖。

最开始AR眼镜的外形似乎过于夸张,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室外活动,更像是被戴在眼部的投影仪,被大众诟病已久。目前,AR眼镜的外形得到了改良,普通黑框眼镜的既视感,让很多用户轻松驾驭,能够满足用户的出行要求。

这对很多追求科技感的用户来说至关重要,虽然技术尚未成熟,但相比于普通眼镜,“有颜值”的AR眼镜功能显然更多。“先眼镜后智能”逐渐成为行业约定俗成的默契,比如INMO Air则是将主板浓缩到细小的镜腿里,使其外形和普通的黑框眼镜别无二致,这一波内卷无形之中给全行业带来了压力。

除了对外形的挑剔,消费者对功能的需求也更加务实,将大部分关注点都聚焦在了实际应用方面。有一项消费者调研显示,大众对娱乐影音需求只占智能眼镜的5%,其中50%以上受访者认为,智能眼镜的更大用途,应该是更好地“看清世界”,比如准确地识别物体、调取相关信息、开车时导航等。

事实上,将信息显示在屏幕的操作并不难,困难的是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,在不借助手机、电脑等智能设备的前提下,如何将信息调取并显示成了关键。这不像拍照等功能,所需要的元件可以独立安装和使用,功能也较为单一。其中所需的计算量和存储量堪比一台小型计算机,这是目前的智能眼镜所无法达到的。

但像柯南眼镜中的定位功能却很好模仿,将智能眼镜中内置加速度、陀螺仪、地磁传感器等,既可以方便用户日常走路、骑车、开车,也可以使用眼镜进行导航。和看手机导航不同的是,眼镜导航的画面就在眼前,很容易造成用户分神来不及看路的情况,所以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。

不可否认的是,AR眼镜正在逐渐日常化,不管是外形还是功能,都更贴合实际,成为新一届的时尚单品。与手表、耳机的普及相比,智能眼镜仍旧披着一层神秘的外纱,朦朦胧胧之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

AR眼镜还在披荆斩棘的路上

Meta的CEO扎克伯格曾直言,“每个硬件将以一个AR眼镜App的形态存在”。

不只是扎尔伯格,还有很多人认为,AR眼镜或许会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操作终端。然而,智能眼镜就像皇帝的新衣,只有资本在追捧,消费者却频频摇头。就目前的发展来看,AR眼镜确实是噱头大于产品本身,让消费者很难为其买账。

自2012年以来,资本市场的狂欢便从未停止,根据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全球相关产业融资并购规模总额达到312.6亿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%;融资并购事件数量为172起,较2021年增长17%。

然而想要打入C端却并不容易,各大互联网企业接连碰壁,连meta都有点后劲不足。据悉,Meta在不久前宣布取消了消费级AR眼镜的商业化发布,原计划在2024年发布的代号为project Nazare的AR眼镜也将不再面向消费级市场发售,改为仅面向开发者群体。

入局者们纷纷从C端撤退,选择了较为保守的b端。而最受期待的苹果智能眼镜,或许从一开始就准备将目标用户放在b端,毕竟谷歌的前车之鉴确实需要警惕。根据此前郭明錤消息,苹果最快在明年1月发布的智能眼镜售价可能在3000美元左右,该产品目标用户群不是C端消费者,而是面向技术开发人员、内容创建者和专业人士。

反观一开始就专心做b端的微软,旗下的AR设备Hololens在教育医学、工业、军事等高度垂直的领域均有不错的表现。但想要进军C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,消费级AR眼镜还需要考虑App的适配度、机身的轻量化、远场的交互性等,除此之外,性价比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。

虽然打入C端并不容易,但AR眼镜的最终归宿还是庞大的消费市场。目前生产厂商们依旧局限于技术的创新,所以纷纷另辟蹊径,模仿手机的出圈方式,推出主打娱乐影音的AR眼镜。虽然也有品牌将导航、信息提示、实时翻译等需求作为主攻方向,但想要批量生产还需要很长时间。

目前所问世的诸多AR眼镜产品并不符合大众的预期,很多功能稍显鸡肋。比如,小米推出的两款眼镜,智能眼镜探索版和米家眼镜相机都遭到很多网友的吐槽,“相机眼镜在外形上与普通眼镜差别很大,使用场景较少,主要是像素真的很一般。”“虽然智能眼镜探索版使用了MicroLED光波导技术,但仍然没有单色单画面的问题,很简陋。”

AR眼镜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,很多技术尚不成熟,作为穿戴设备或许还能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,但作为下一代智能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对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,其实并不容易,将芯片嵌入到眼镜中,对国内外的生产厂商都是不小的挑战。

最后的赢家?

当一个行业集齐了所有的巨头,或许就意味着跨时代的产品即将出现。

手机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主导者,是一切智能设备的终端,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,手机似乎到达了瓶颈,不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。穿戴设备的崛起似乎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,AR眼镜相比于其他的智能设备,发展空间明显更大。

元宇宙的爆火更是将VR/AR眼镜推至风口浪尖,最疯狂的莫过于扎尔伯格。但随着元宇宙热度的消失,扎尔伯格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据彭博社报道,到目前为止,扎克伯格身家缩水高达710亿美元(近5000亿元人民币)。

根据维深信息《2022年第二季度VR/AR产业出货量跟踪系列报告》的数据显示,2022年Q2全球VR头显出货量仅233万台。虽然Mate旗下的VR产品Quest 2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,但VR穿戴设备的市场本身就不大,Meta即使作为行业巨头也不能扭转盈亏。

近期,Meta还表示将改变以前的硬件补贴销售政策,对Quest 2产品涨价100美元,这很有可能会对Quest 2的销量产生影响。维深信息也将2022年全球VR出货量由年初的1600万预期,下调至1375万台。

显然,Meta的攻势虽猛,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一直备受瞩目的苹果延续了谨小慎微的风格,在AR穿戴设备的研究上似乎也不紧不慢。虽然目标群体并不是C端用户,但消费者对其的期待丝毫不减,毕竟在穿戴设备的研究上苹果一直都处于领先的地位。

但今年的秋季发布会,苹果AR眼镜仍未现身。苹果坐的住,但不代表其他AR品牌和手机厂商也没有动作,各大厂商都纷纷推出了面向C端的消费级智能眼镜产品。虽然产品依旧差强人意,但其中的进步却有目共睹,这对苹果来说,显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,在此之前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抢占市场,入局者们凭借着自身优势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体进行尝试,然后根据反馈不断进行更改和创新。虽然苹果给这个行业带来了跨时代的产品,但竞争压力无法避免,苹果的运气不一定会延续到下一个时代。

AR眼镜前景十分广阔,随着入局者的增多,“玩具”“超大显示屏”的标签终究会被撕掉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产品。然而,就像手机发展过程中充满的不确定性,智能眼镜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,时代的引领者并不好当,在激烈的竞争下,想要成为行业的“佼佼者”其实很难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锦鲤财经(ID:jinlifin)”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
网页名称:穿戴设备“难舍”智能眼镜
文章出自:http://www.cdkjz.cn/article/scsceh.html
多年建站经验

多一份参考,总有益处

联系快上网,免费获得专属《策划方案》及报价

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

大客户专线   成都:13518219792   座机:028-86922220